庞忠和
庞忠和,男,1961 年9 月生。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二级研究员。长期从事水文地质与地热地质研究,在气候对地下水水量与水质形成演化、青藏高原强烈构造活动区和隐伏碳酸盐岩地区地热富集机理、碳酸盐岩地热储高效可持续开发、渤海湾盆地地下咸水层固碳、塔里木盆地干旱区气候变化的水资源效应调控、提出“二元聚热”理论观点解释大陆非火山型地热富集机理与勘查找热方略,研究超临界二氧化碳与地热储层的相互作用,提出将地质封存与地热开发利用相结合的CO2EATER 模式。获邀在国际水岩相互作用大会上作主旨报告、在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可再生能源边会上做主旨报告。广泛参与国际合作研究四大全球性地热带的主要地热系统,提出热异常强度概念,用于评价火山型与非火山型地热地热系统动力学差异性。他研制的地热化学地温计-FixAL 方法、水源判别的同位素十三线图解为同行广泛采用。发表论文260 余篇,主持制定地热行标4 项,主编《新时代地热能高效开发利用研究》丛书,是《地热学及其应用》《同位素水文学》专著的主要作者。荣获中国地质学会的“青年地质科技金锤奖”“中国青年科技奖”“国际地球化学协会水岩相互作用之友和杰出贡献奖”,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科技奖二等奖两次(第一、二完成人)。